
• Soul Engineer 學習成長平台創辦人
• 快樂美學堂總教練/導師
• ESLIM 總經理
• 《父母領導學:啓發力》作者
這就是「教育」嗎?
對教育熱忱種下的種子,是在2002年。那年我中學五年級,要考SPM(馬來西亞政府考試),其中一個科目叫做Pendidikan Moral(道德教育)。
我深刻記得那一整年,負責執教這個科目的老師“用心”地教我們如何剖析考試題目,如何作答可以拿最高的分數或拿滿分,不斷地背nilai-nilai(道德價值觀)和做習題。
考試成績出爐,老師的用心調教,我也拿了個A。
但是,那一整年,我不斷地自問,這就是“道德教育”嗎?我到底在這個過程被“教育”了哪些“道德”?
因此,一心要在“長大後”去“改革”教育、要去證明“教育不是這樣”的火種,種下在心頭。
![]() |
马来西亚校园演讲。 |
當自己也成為了老師後......
大專畢業後,我當了一年的小學老師(白沙羅華小願校),在這廟裡上課的日子給我很大的感觸,也開啓了我未來的教育路。
記得那一年接近年尾的那一天,我在五年級班“大發雷霆”,就對著學生罵了一堆“為甚麼不努力”、“你們長進點”、“爭氣點,未來你們要做個有用的人”...等氣話。尤其最後一句“...你們要做個有用的人!”
回到辦公座位,這句話不斷在腦海重播。當時心想自己罵得那麼爽,那其實怎樣才算是“有用的人”呢?還有,教孩子考試拿ABC的老師已很多,我是否能夠成為“另一種老師”,身體力行去做一些事情,以親身實例作為教材,去啓發孩子去做自己深受鼓舞、發揮熱情的事?嗯,當下內心的呼喚,促使了我往後者,那“另一種老師”去努力實現。
因此,從教育三大區域分開來看: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、社會教育,我選擇了要當一位“社會大學”的老師。 2006年離開白小教師職務,開始進入社會職場、商場打拼,不同領域、不同級別,一層層幹起來,的確累積了不少實例“教材”。
至今深深的體悟到,教育是無所不在的,學習更是anywhere anytime。別把教育學習鎖在課室內,更多的教育學習都在課室外。教育不是讓孩子去找一份工,教育是讓孩子去開創精彩人生!
![]() |
2005年,和白小一起走過的一年。 |
Post a Comment